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氮动态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试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和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上碳、氮库,土壤碳、氮库分别递增顺序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湿地开垦7年后,地上生物量下降了69.25%,土壤有机碳库减少了47%,土壤氮库减少了50.91%;而弃耕5年后,地上生物量恢复到原始水平的71.61%,土壤碳、氮库分别达到沼泽化草甸的62.6%和50.32%;无机氮(0~25 cm)的动态与土壤全氮相似,其变化规律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但是NO-3-N/(NH+4-N+NO-3-N)的比值却与此正好相反,呈沼泽化草甸<弃耕地<耕地的趋势,说明在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的可利用性最高,其次是弃耕地,耕地最低.
推荐文章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卫星遥感
GPS、GIS
土地利用
多光谱
分类
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驱动力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
温室气体
区域气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氮的动态变化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方式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8-550,5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3
字数 2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684.2003.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长春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60 6458 46.0 73.0
2 张金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1 1392 16.0 21.0
3 杨文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2 715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27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2(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3(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