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目前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数学模型主要分为三类,即经验模型、平衡吸附模型和非平衡吸附模型,其中非平衡吸附模型是一种较为完善,能客观反映煤层气开采动态的双孔隙模型.不少文献已经建立了煤层气扩散渗流非平衡吸附数学模型,但往往存在模型假定过于简化、个别关键参数难于获取以及采用IMPES方法求解可能引起不收敛现象等不足之处.文章发展了一个煤层气储层模拟器用来模拟煤层甲烷气的开采过程,该模拟器采用双重介质网格系统的气水两相数学模型,考虑了煤层气从基质表面进入开采井筒所经历的解吸、扩散和渗流三个过程.基于Fick、Darcy定律以及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数值求解,方程中系数项和产量项采用显式处理,求取参数及基质与割理系统质量交换量采用隐式格式处理求解.此外,编写了程序源码建立计算机模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推荐文章
国外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
煤层气储层
数值模拟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垂向网格优化
煤层气
数值模拟
垂向网格
网格优化
气水分异
煤层气田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煤层气
数值模拟
沁水盆地
历史拟合
开发方式
优选
煤层气单井开采数值模拟的研究
煤层气
开采
煤基质
割理系统
吸附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器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煤成气 模拟器 数学模型 平衡 吸附 解吸 扩散 实例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试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3.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肖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57 508 13.0 20.0
2 付玉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21 7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成气
模拟器
数学模型
平衡
吸附
解吸
扩散
实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