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了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对鲁米诺微弱电化学发光的增敏行为.对影响电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探讨,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建立一种电化学发光测定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新方法.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浓度在1.0×10-6 mol/L~5.0×10-5 mol/L和1.0×10-6 mol/L~2.0×10-5 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和0.998,检出限分别为0.67 μmol/L和0.72 μmol/L.对1.0×10-5 mol/L的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5%和3.7%.
推荐文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半胱氨酸
邻菲咯啉钌(Ⅱ)-铈(Ⅳ)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半胱氨酸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拉定的研究
电化学发光
头孢拉定
Mn(Ⅲ)
流动注射分析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L-半胱氨酸
化学修饰电极
罗红霉素
联吡啶钌
电致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研究
电化学发光分析
诺氟沙星
鲁米诺
流动注射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
来源期刊 分析试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 鲁米诺 增敏作用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2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20.2003.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果逸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0 594 15.0 23.0
2 李瑛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47 3.0 4.0
3 朱连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
鲁米诺
增敏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试验室
月刊
1000-0720
11-2017/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43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9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