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厚度大,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热演化特征等方面评价其基本生烃条件,认为有机质类型好,由于热演化程度较高,残余有机质平均丰度不很高.对系统取样井的奥陶系样品分析结果,其残余有机碳含量大于0.3%的样品占49%,大于0.4%的样品占32%,若恢复其原始有机碳丰度,其值会更高.据此判断黄骅坳陷应存在较好的奥陶系碳酸盐岩生烃层.图5表3参9
推荐文章
成岩史模拟与成岩阶段预测——以黄骅坳陷碳酸盐岩为例
成岩作用
盆地模拟
成岩模拟
成岩史
碳酸盐岩
黄骅坳陷
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藏模式
碳酸盐岩潜山
奥陶系
成藏模式
"新生古储"
"古生古储"
黄骅坳陷
冀中坳陷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冀中坳陷
深层
奥陶纪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天然裂缝
发育特征
控制因素
油气产量
成岩史模拟与成岩阶段预测——以黄骅坳陷碳酸盐岩为例
成岩作用
盆地模拟
成岩模拟
成岩史
碳酸盐岩
黄骅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基本生烃特征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奥陶系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热演化 油源对比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2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3.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莉 86 502 11.0 21.0
2 苏俊青 21 141 8.0 10.0
3 于学敏 11 155 8.0 11.0
4 岳云福 3 62 3.0 3.0
8 何咏梅 6 10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骅坳陷
奥陶系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热演化
油源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