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大量混合原油凝点数据的分析发现,两组分原油按1∶1混合后,混合原油凝点的实测值与线性加权方法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与两组分原油各自凝点之差的绝对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用原有计算模型须已知每两组分原油按1∶1混合后的凝点.提出了计算混合原油凝点的一种新方法,弥补了现有混合原油凝点计算模型的缺陷.利用此方法,仅须知道各组分原油的凝点,即可计算在任意混合比例条件下混合原油的凝点.对于凝点不完全确定的两组分混合原油,用此方法不仅可以预测凝点,还可预测各配比条件下混合原油凝点的变化范围.利用5组2~5组分混合原油的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新方法对混合原油凝点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相当.
推荐文章
现场混输原油凝点估算新方法
混输
原油
凝点估算
安全
节能减排
BP神经网络在混合原油凝点预测中的应用
BP神经网络
混合原油
凝点
预测
一种测量管流原油静屈服值的新方法
原油
管道
静屈服值
测量
剪切历史
计算CHNO和CHNOAl炸药爆速的一种新方法
CHNO类炸药
CHNOAl炸药
Kamlet方法
Urizar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计算混合原油凝点的一种新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合原油 凝点 计算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832.3
字数 2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3.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劲军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43 1068 22.0 31.0
2 张帆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3 261 9.0 13.0
3 陈俊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8 11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原油
凝点
计算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