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应用电子显微镜(TEM)、电子探针(EMPA)和红外光谱吸收(IR)阴极发光显微镜、微量元素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南岭地区桃山和诸广花岗岩体中锆石的晶体形态、锆/铪比值、锆石变生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山和诸广地区的花岗岩的演化并非单旋回,而是呈多旋回性,即从母岩体向子岩体岩性由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向二云母花岗岩演化,从序列Ⅰ母向序列Ⅱ母再向序列Ⅲ母岩性由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向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演化.两个花岗岩体演化的早期阶段(Ⅰ,Ⅱ序列),花岗岩趋向于越酸性特征时,锆石晶体的结晶面(100)发育越来越好,同时锆石微观结构从聚形晶向单晶方向发育.随着花岗岩年龄的减小,锆石的颜色由浅变深,长宽比减小,锆石的变生程度增加.在两地的花岗岩体中,主体花岗岩中SiO2含量富于次级花岗岩中SiO2含量,HfO2在锆石中的含量随岩体年龄的减小而增加.所以,桃山和诸广地区的花岗岩体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中具有相同特征,序列Ⅰ和序列Ⅱ之间具有继承性.而晚期阶段(第Ⅲ序列),各自的演化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序列Ⅲ中锆石的上述特征却明显不同于序列Ⅰ和序列Ⅱ,所以序列Ⅰ、Ⅱ和序列Ⅲ之间在演化关系上呈突变特征.
推荐文章
丹池成矿带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丹池成矿带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桃山复式岩体
单颗粒锆石
U-Pb一致线年龄
成岩期次
使用相对熵研究花岗岩的损伤演化特征
花岗岩
视频图像处理
相对熵
局部化特征
岩石损伤
江西雅山黄玉锂云母花岗岩中富磷锆石研究
富磷锆石
Al3+P5+Si4+-2替换
P5+Al3+Si4+-1Zr4+-1替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锆石化学特征与花岗岩体时空演化关系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锆石 化学成分 晶貌 结构 锆/铪比 演化关系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3.z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怀彦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23 325 11.0 17.0
5 刘志红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11 92 4.0 9.0
6 官宝聪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10 84 7.0 9.0
7 牛小平 广州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环工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锆石
化学成分
晶貌
结构
锆/铪比
演化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