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流变除栓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12 d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置入6F或8F两种型号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以2.5 mL/s的流率和5 171 kPa的压力注入,行流变血栓清除术,并辅以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变血栓清除术后,25例重建了前向血流,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技术成功率(残留狭窄<50%)为72%(18/25);8例附加球囊扩张,其中7例附加内支架治疗;3、6个月的初始血管开放率均为100%,经平均8.5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84%(21/25),后遗症发生率16%(4/25);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推荐文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检查进展
磁共振成像
血栓
静脉
妇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
妇产科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尿激酶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尿激酶
溶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栓清除术 流变学 支架 血栓形成 静脉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3
字数 3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3.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白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44 179 7.0 11.0
2 张艳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57 295 9.0 15.0
3 乔宏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26 79 5.0 7.0
4 王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28 8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清除术
流变学
支架
血栓形成
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