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5例SARS的X线胸片表现.所有病人均为本院2003年1月30日至3月31日诊治的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完整的胸部X线照片资料.按病变早期表现及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类型.①渗出型:由肺内局限或多发病灶发展至弥漫分布.②间质型:以肺部间质性炎症为早期主要表现,其后或可出现肺实质渗出性病变.[结果]75例SARS表现为肺内渗出性病灶,25例早期呈间质性炎症,随后出现明显肺内实变.5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首次发现肺内病变至病变完全吸收时间,为7~46d,平均19d.[结论]SARS的X线影像学表现以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间质性炎症为主,首诊后7~10d达高峰.大部分病人肺内病变可完全吸收,目前尚未见有后遗症.
推荐文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附首例报告
非典型肺炎,传染性
冠状病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肾上腺皮质激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心脏表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心脏损害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心电图
四川省首起家庭内暴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调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聚集性
暴发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医院内感染
继发感染
抗菌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X线临床特征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 X线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SARS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0-311,4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3.1
字数 2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3.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碧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242 2296 23.0 33.0
2 江容坚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16 127 6.0 11.0
3 许晓矛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24 87 6.0 8.0
4 邓雪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卫防保健科 5 1 1.0 1.0
5 任俊杰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
X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