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改变和丹参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SAH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丹参制剂治疗的丹参组35例与未加用丹参制剂治疗的对照组33例的脑循环动力学变化,以及两组的病死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SAH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变,尤以最小血流速度和脑血管外周阻力改变显著;丹参组脑循环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差别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SAH可引起脑循环动力学异常改变,丹参制剂对SAH导致的脑缺血性改变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微循环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尿酸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微循环时间
血管痉挛,颅内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叔丁基对二苯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tBHQ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脑水肿指数
凋亡指数
坏死指数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报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刺激征
头部CT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改变和丹参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 脑循环动力学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6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03.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建华 衢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
脑循环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