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旱地小麦因持续干旱,冬春分蘖全部干枯死亡,部分主茎尚存,分蘖节及根部存活,生长后期遇雨再次分生新蘖,即形成再生麦.加强管理,保留再生蘖生长发育成穗,可形成一定产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通过对再生蘖成因条件、管理措施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茎或根部存活的情况下,肥水条件适宜,再生麦可形成每公顷541.5~2 250 kg的产量,再生麦生长整齐,发育速度快,比头茬麦晚25~30 d即可收获.选择利用半冬性、分蘖力强的品种,于再生蘖抽穗期追施尿素75~150 kg/hm2,扬花期、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液,有利于再生麦形成较高产量.
推荐文章
小麦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小麦
栽培
群体特征
产量
产量构成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早区
超级稻
再生栽培
产量比较
冬小麦施用控释氮肥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控释N肥
冬小麦
灌溉次数
N素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再生蘖的产量成因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再生蘖 产量 成因 施肥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2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3.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明立 2 5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再生蘖
产量
成因
施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