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微量肝素预防给药对家免DIC时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效果及量效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微量肝素预防DI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肝素预防组.用兔脑粉浸液静脉注射法复制家兔DIC模型,采用显微电视摄像自动分析系统,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U@kg-1@h-1和2U@kg-1@h-1肝素预防组,血液流变性指标、血流速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凝血时间等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对DIC时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障碍有明显的预防效果.0.25U@kg-1@h-1及0.5U@kg-1@h-1肝素预防组,血液流变性及微动、静脉流速等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其预防效果不明显.结论微量肝素对DIC时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其预防效果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推荐文章
恒定磁场对家免血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红细胞
磁场
变形
取向
血液粘度
离体与在体血液流变性对比分析
血液流变学
离体血流变性
在体血流变性
可对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量肝素对家免DIC时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的预防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量肝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3.2
字数 2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81X.2003.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著华 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77 454 11.0 16.0
2 朱庆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感染免疫研究室 5 31 3.0 5.0
3 唐显玲 泸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麻醉科 81 340 11.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量肝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季刊
1009-881X
32-1625/R
大16开
苏州市人民路708号苏大南校区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0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