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以及对临床体征、症状的影响,研究多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00年佛山和广州两地各大医院住院的82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各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其肝功能的检测指标,同时选择有关的对照并制定统一表格对多重感染患者和对照组进行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为19种,双重感染占了83.86%,多重感染中重叠乙肝感染者占了绝大多数(98.3%);乙肝多重感染组的黄疸阳性率(69.50)较单纯乙肝感染组(53.53%)为高(P<0.01);各种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的中位数,多重感染组明显高于单纯乙肝感染组,住院时间也明显较单纯乙肝感染组长,重症者和肝硬化者比例较单纯乙肝感染组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下面几种因素与多重感染有关,家庭成员肝炎史OR为27.11(4.93~149.1),牙科手术史OR为4.81(1.57~14.69);输血史OR为4.01(1.51~10.70),血液接触史OR为5.64(1.09`29.27),外餐习惯OR值2.29(1.30~4.05).结论: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模式较多,对临床有较大的影响,对人体危害较严重,恢复较慢,家庭成员肝炎史、牙科手术史、输血史、血液接触史和外餐习惯与多重感染有关.
推荐文章
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10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散发性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临床分型
重叠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多重感染 临床流行病学 感染模式 临床危害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预防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6
字数 25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783.2003.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思东 广东药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153 1019 16.0 20.0
2 汪保国 广东药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76 520 12.0 17.0
3 杨翌 广东药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70 552 11.0 19.0
4 吴翠玲 3 15 3.0 3.0
5 张冠群 广东药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17 133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肝炎
多重感染
临床流行病学
感染模式
临床危害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