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电针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用Allen改良法撞击致SD大鼠脊髓T12损伤,分别予电针和单纯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0天.应用HE染色观察伤后30天伤段脊髓空洞面积,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30天,电针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P<0.05).伤后30天,电针组大鼠伤段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小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P<0.01).结论:电针能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早期恢复.
推荐文章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大鼠
脊髓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阶段性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电针
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脊髓损伤
电针
督脉
体感诱发电位
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电针
脑梗死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单纯针刺 行为学 脊髓空洞面积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2-7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
字数 2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561.2003.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 13 45 2.0 6.0
2 葛林宝 19 194 8.0 13.0
3 李祖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 6 55 2.0 6.0
4 王美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 8 78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损伤
单纯针刺
行为学
脊髓空洞面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5-4561
33-1177/R
大16开
杭州市环城东路208号
32-11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3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