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 ) 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胎儿弓形虫(TOX)感染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70例孕期TOX DNA阳性孕妇的羊水和(或)脐血的TOX DNA,阳性者为胎儿TOX感染.对其中48例TOX感染孕妇给予螺旋霉素常规剂量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70例TOX DNA阳性孕妇中,胎儿TOX DNA阳性21例,胎儿宫内TOX感染率为30%,羊水和脐血中的TOX DNA 阴、阳性结果一致.(2)胎儿宫内TOX感染与孕妇血中TOX DNA含量高低有关,孕妇血中TOX DNA含量高时,对胎儿危害严重,胎儿宫内感染率也最高(55%);TOX DNA含量低时,胎儿宫内感染率也最低(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经螺旋霉素治疗的孕妇,其胎儿宫内感染率为21%,明显低于未治疗者的50%,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TOX感染可危害胎儿,FQ-PCR检测羊水中TOX DNA可准确地诊断胎儿TOX感染,孕期治疗可降低宫内TOX感染率.
推荐文章
弓形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弓形虫
529bp
荧光定量PCR
临床样品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用于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的价值
血流感染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
血培养法
阳性率
真菌
细菌
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弓形虫感染
垂直传播
先天性弓形虫病
聚合酶链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胎儿弓形虫感染
来源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病,先天性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25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29-567X.2003.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2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病,先天性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月刊
0529-567X
11-214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3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18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