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参数变化,提取储存数据协助临床诊断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植入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20例,观察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参数,包括心室阈值、输出电压、阻抗、心室除极波的感知值(ER振幅)、极化电位,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心率事件统计,睡眠功能等.结果18例能打开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使输出电压在0.96±0.18 v左右,6个月中各项参数变化平稳,随访期间功能正常,无起搏脱落现象;1例术中极化电位正常,能打开这一功能,术后一周发现极化电位升高,以后未能打开这项功能;1例频发室早、房颤,心房感知不良.6例发生房颤,持续时间1min至3h不等,均转为DDI模式;观察到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良10例;静息频率工作状态时患者无不适.结论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节约能量寿命延长,安全可靠,符合患者生理需要;具有多种功能,提供相关资料.
推荐文章
自动阈值夺获和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双腔起搏器
自动夺获
自动模式转换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心脏起搏器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
使用寿命
VVI型
自动夺获和阈值管理功能对起搏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起搏器
自动阈值管理
输出电压
心室自动阈值夺获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观察(附20例报告)
起搏器,人工
心脏起搏,人工
心脏传导阻滞
病窦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自动夺获 自动模式转换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3-4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24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92.2003.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亚伟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134 503 11.0 15.0
2 于学靖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24 61 4.0 6.0
3 韩雪更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6 25 3.0 5.0
4 杨海燕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12 47 4.0 6.0
5 陈艳清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37 178 7.0 12.0
6 周可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心内科 13 3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腔起搏器
自动夺获
自动模式转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