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纵隔肠源性囊肿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17例纵隔肠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为壁内型食道囊肿,16例为纵隔肠源性囊肿,16例中2例同时合并腹腔内的肠重复畸形;临床上多数患儿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12例合并椎体畸形,12例行胸部B超检查,4例行胸部MRI检查,均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8例行 99TmTc扫描,后纵隔内可见核素 99TmTc 浓集灶.结论分析本组临床资料,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小儿纵隔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征有①具有呼吸系统压迫症状,患侧胸廓隆起,呼吸活动度差,呼吸音减弱或消失;②后纵隔囊肿合并椎体畸形;③胸部超声、CT和/或MRI检查,后纵隔存在边缘清楚,内壁光滑的单房性含液囊肿;④ 99TmTc扫描发现后纵隔囊肿内有异位的胃肠粘膜.第二,本病的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
纵膈支气管源性囊肿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鉴别诊断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
纵隔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腹膜后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肠源性囊肿
手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纵隔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诊断 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
字数 2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006.2003.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纵隔囊肿
诊断
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0253-3006
42-1158/R
大16开
武汉市胜利街155号
38-1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0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376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