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X线和CT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变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全部患者均行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分别进行影像上分期,进行早期ANFH敏感性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75例中共发现Ⅰ、Ⅱ、Ⅲ期早期ANFH106个部位,其中,单侧32例,双侧37例,其X线表现为Ⅰ期为轻度骨质疏松和骨小梁模糊,Ⅱ期为囊状透亮区和斑片状骨硬化,Ⅲ期出现"新月征".CT检查:75例中发现早期ANFH117个部位,其中,单侧29例,双侧44例,其CT表现为Ⅰ期骨小梁星芒状结构增粗、变形及斑片状骨硬化和骨质疏松;Ⅱ期表现为星芒状结构消失并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Ⅲ期出现"新月征"、关节面微陷.结论CT与X线相比,在病变显示上优于X线,在骨小梁结构改变上,X线不能显示微细结构,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因此,临床上怀疑早期ANFH而X线表现正常(0期)病例,应进一步行CT检查.有条件的可行MRI检查.
推荐文章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股骨头坏死
CT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价值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 CT MRI诊断
股骨头
缺血坏死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
股骨头
缺血坏死
双线征
星芒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和CT诊断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X线诊断 CT诊断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影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5
字数 1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03.02.04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头缺血坏死
X线诊断
CT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