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固体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对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伏安行为及其演变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绿肥(紫云英)嫌气培养生成的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主要形成峰电位分别为384 mV和943 mV(vs.饱和Ag/AgCl电极)的两类氧化峰,前一类具强还原性,后一类具弱还原性,且二类氧化峰的伏安行为有随时间发生快速演变的特征.与紫云英相比,稻草嫌气培养生成的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峰较丰富,峰电位相对较高,伏安行为随时间变化相对较为稳定,表明稻草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还原基团种类较为丰富,还原活性相对较低但活性保持较为稳定的特点.
推荐文章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质的结构特征及环境意义
水溶性有机质
结构特征
富里酸
胡敏酸
水溶性维纶及其产品开发
水溶性维纶
产品开发
载体纺纱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伏安行为及其演变特征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 伏安行为 演变特征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3.1
字数 2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29-6579.2003.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爱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2 149 6.0 12.0
2 季国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8 729 15.0 26.0
3 于天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38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
伏安行为
演变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