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国内80年代和70年代玉米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自交系的性状表现,利用6×13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了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结果表明,近代玉米自交系自身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和株型得到了显著改良;其余多数穗部性状和叶片功能期也有一定改良.与此同时,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等性状的GCA显著提高;部分果穗性状的GCA有所增加,但行粒数、百粒重和雄穗的GCA降低.部分性状及其GCA的遗传改良进展对提高近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潜力、降低种子生产成本都有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当前玉米自交系遗传改良在拓宽群体遗传基础的前提下,应致力于多性状的协调发展或同步改良以及自交系自身结实性的改良.
推荐文章
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
主要农艺性状
配合力
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优质蛋白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高油玉米
生育期
植株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早熟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群"主要玉米自交系部分性状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遗传改良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8,3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3.032
字数 63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9387.2003.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启伦 涪陵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8 10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遗传改良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9387
61-1390/S
大16开
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40号信箱
52-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09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