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濮凹陷濮域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1981年投入开发,2001年综合含水达96%,采出程度仅26.94%,含油饱和度大于35%的水淹层较多.根据高及特高含水期含油薄片分析鉴定,剩余油多不连续分布于小孔喉居多的部位,形成剩余油的主要机制是水驱速率大于束缚水剥离油膜的速率而留下斑块状剩余油,以及指进的注入水绕流而使油相滞留于细小孔喉中,储集层平均孔喉半径小的部位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应以可采剩余储量绝对数量大的主力油层为剩余油挖潜主要对象.图9表3参9
推荐文章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
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三维地质模型
剩余油挖潜
开发调整
水驱采收率
濮城油田南区微构造特征研究
濮城油田
剩余油
微构造
潜力
濮城油田深层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低渗油藏
油藏描述
剩余油
中原油田濮城沙一油藏油气集输工艺优化
油气集输
串接模式
计量阀组
优化
节能降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段油藏剩余油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3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3.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2 1070 17.0 31.0
5 李红南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