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合剂的超早期颈内动脉溶栓疗效.方法采用改进的微栓子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h颈内动脉逆向插管溶栓治疗,分别在缺血后2h、溶栓后2.5h和溶栓后23.5h评定神经功能,溶栓后24h取脑采用TTC染色的方法测定梗死体积百分比,溶栓后24h取脑制备HE染色光镜标本及透射电镜标本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1)A、B、C 3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尿激酶治疗组,C组为溶栓合剂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两两对比,给药前无显著差别,给药后C组与A组有显著差别,B组与A组无显著差别;(2)A、B、C 3组的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4.29%、39.04%、27.51%,两两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意义;(3)A、B、C 3组的光镜病理学分级评分结果分别为3.06±0.93、2.64±1.22、2.11±1.08,C组与A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别.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病变最重,B组其次,C组最轻.结论 (1)溶栓合剂能够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体积、减轻病理改变;(2)尿激酶只能减少梗死体积,对神经功能的改善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推荐文章
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疗效对比
脑梗死超早期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脑梗死
动脉内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内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溶栓合剂超早期颈内动脉溶栓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溶栓疗法 神经功能 梗死体积 病理学 大鼠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34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3.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春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62 256 8.0 13.0
2 戴艳萍 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91 239 8.0 13.0
3 芮德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11 16 3.0 3.0
4 刘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51 246 7.0 14.0
5 李国毅 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7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溶栓疗法
神经功能
梗死体积
病理学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