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隐睾患儿睾丸周围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隐睾组患儿共39例,其中单侧隐睾26例,双侧13例,取隐睾睾丸周围组织(鞘状突、提睾肌、睾丸引带、阴囊皮肤),对照组共29例,取同期手术的小儿斜疝及鞘膜积液的上述相应部位组织(阴囊皮肤除外),包埋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SP)测定AR、ER阳性率.结果隐睾组患儿鞘膜及睾丸引带A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单侧隐睾组患儿鞘膜及睾丸引带AR和ER阳性率高于双侧组(P<0.05).隐睾组患儿鞘膜E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阴囊皮肤中AR阳性率在四种组织中最高,不同年龄阶段的阴囊皮肤中AR阳性率存在差别(P<0.05),以3~6岁年龄段阳性率居高.结论隐睾组患儿在睾丸周围组织鞘膜及睾丸引带中AR表达率低于正常儿,而ER在鞘突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儿,这表明隐睾患儿睾丸周围组织中AR的低下为隐睾的特点,可考虑为其病因之一,而ER的异常尚不能考虑构成为隐睾的病因.双侧隐睾鞘膜和引带中AR和ER阳性表达低于单侧隐睾,可能是双侧隐睾患儿雄性化程度较差的因素.阴囊皮肤中的AR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三种睾丸周围组织,在3~6岁年龄段易于表达.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中的免疫组化定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公牛
睾丸
免疫组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组化法测定小儿隐睾睾丸周围组织AR,ER的意义
来源期刊 潍坊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隐睾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61
字数 22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101.2003.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健 17 46 4.0 6.0
2 王宏利 8 10 2.0 3.0
3 商希锋 4 4 2.0 2.0
4 任子善 7 10 2.0 3.0
5 胡强 6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睾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潍坊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4-3101
37-1195/R
大16开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宝通西街7166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