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P53基因实验及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及毒副作用.方法将含HPV16/18型感染的宫颈鳞癌组织注入裸鼠皮下成瘤、传代,将以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P53基因(Ad-P53)瘤内注射,同时用抗癌药DDP、BLM以及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P53基因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并将P53基因通过腹壁下动脉插管注入宫颈癌病人的髂内动脉,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P53基因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及毒副作用.结果在宫颈鳞癌裸鼠移植瘤中,P53基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强度较BLM强(P<0.01),几与DDP相同(P>0.05),治疗期间全部裸鼠无死亡,精神、进食及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临床应用中可见到,P53基因治疗后7天,宫颈局部肿瘤坏死、固缩,中位体积缩小率达23.5%(P<0.01).电镜下见肿瘤细胞发生凋亡.P53基因治疗当天,部分病例(4/7)出现头痛、发冷及发热,无其它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P53基因治疗宫颈癌的动物模型中,其作用强度介于DDP与BLM之间;临床上应用P53基因治疗宫颈癌,除部分病人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及发热外,无其它毒副作用发生;P53基因通过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
推荐文章
HPV感染和p5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
p53蛋白
多态性
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免疫组化
p53蛋白
p53基因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
p53基因
肝细胞癌
基因转染
基因治疗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53基因治疗宫颈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宫颈癌 裸鼠 P53基因 实验 临床 动脉灌注
年,卷(期) 2003,(2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0-18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富元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31 173 9.0 11.0
2 郑敏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15 118 6.0 10.0
3 张彦娜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10 152 4.0 10.0
4 王骅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2 14 1.0 2.0
5 叶燕丽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12 161 4.0 12.0
6 罗慧玲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6 27 2.0 5.0
7 罗天锡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裸鼠
P53基因
实验
临床
动脉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半月刊
1609-6614
98-0699/R
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598-1号(香港九龙九龙湾淘大花园D座3408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