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准确计算炉膛内的辐射传热量,以辐射传热计算的假想面模型为基础,把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分区,以炉膛内的燃烧与辐射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比较精确的炉内传热一维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出计算真实壁面和假想壁面有效辐射力的矩阵表达式, 然后通过求解介质的 能量方程,获得了炉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以及各区段水冷壁的吸热量和热流密度.模型可以实现传热与燃烧子模型间的耦合求解,只需根据锅炉运行的外部参数便可实现炉内传热的自动计算.计算结果与其它文献三维模型的预测值非常一致,但由于模型采用了一维简化处理,收敛较快,可以满足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的需要.
推荐文章
长直导体辐射场仿真数学模型的研究
偶极子
电流元
瞬态法
数学模型
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数学模型研究
循环流化床
对流传热
辐射传热
数学模型
回转窑筒体传热数学模型及模拟仿真研究
回转窑
散热模型
模拟仿真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丝状颗粒传热数学模型
丝状颗粒
传热模型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炉膛辐射传热数学模型及其仿真
来源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炉膛辐射传热 有效辐射矩阵 一维假想面模型 模型耦合 实时仿真计算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TK22
字数 36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8013.2003.10.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腾飞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3 98 3.0 3.0
2 罗锐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49 256 8.0 14.0
3 冯文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5 201 5.0 5.0
4 任挺进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19 442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06)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2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炉膛辐射传热
有效辐射矩阵
一维假想面模型
模型耦合
实时仿真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半月刊
0258-8013
11-2107/TM
大16开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82-32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2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727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