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盲针技术,用单盲法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4例急性期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行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0天行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记录各脑区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双侧额叶皮质运动区r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盲针法能够有效用于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针灸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风患者功能康复的疗效,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系促进脑功能激活后的重组.
推荐文章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SPECT-rCBF
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俞募穴电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脑中风
偏瘫
电针
俞募穴
Fugl-Meyer
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
康复
"解语利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解语利窍'针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9-6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5
字数 2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3.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瑞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 62 257 10.0 12.0
2 王东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 12 84 4.0 9.0
3 王新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 5 6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