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易激灵配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电子气压泵消化道张力检测系统、毛细管液压灌注压力检测系统及硝酸还原酶法观察治疗组(中药易激灵+谷维素、心痛定组)70例和对照组(谷维素、心痛定组)50例IBS患者疗前疗后肠动力、肠内脏感觉、肠黏膜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易激灵加西药治疗后,治疗组中直肠排便阈值指数明显增高,乙状结肠运动指数、直肠运动指数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肠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肠黏膜NO含量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单纯西药疗前疗后肠道测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NO含量也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IBS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有效地增加肠黏膜NO含量,改善乙状结肠和直肠运动功能,使粪便向结肠远端转运时间延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推荐文章
中西药配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中西医结合
中药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灌肠
吗丁啉
谷维素
思密达
艾灸结合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加味
神阙灸
临床研究
中西药配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中西医结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易激灵配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易激灵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
字数 23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304.2003.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劳绍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35 2055 24.0 38.0
2 樊亚巍 27 183 8.0 12.0
3 常东 35 226 9.0 11.0
4 陶永胜 16 116 7.0 10.0
5 陆蔚洁 3 10 2.0 3.0
6 殷旭红 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易激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月刊
1005-5304
11-35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67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4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40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