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粉碎后之废轮胎橡胶颗粒表面改质方法,以强化其与水泥浆间作用力的问题.使用之改质剂有氢氧化钠溶液、含硫量较高之润滑油与甲苯.粉碎之橡胶颗粒依其粒径大小分为三群.试体除做抗压、抗拉与抗剪等强度测试以了解物理及机械性质外,并以金相显微镜实时观测水化过程中橡胶与水泥结合情况.实验结果发现,以氢氧化钠处理过之橡胶颗粒与水泥泥之结合最好,此乃因强化其表面亲水性,有利于与水泥作用.反之以甲苯处理之橡胶结果最差,因其表面之亲水性较小.以润滑油处理之橡胶所得试体之性质较不稳定,此与含硫量与处理过程有关.文中并提出以显微镜做线上实时观测试体表面水化变化以做为试体制作改进之参考依据.此方法可降低试体制作之庞大人力与材料费用.
推荐文章
废轮胎橡胶集料路用界面处理及掺量研究进展
废旧轮胎
橡胶集料
表面处理
掺量
应用纤维水泥浆解决循环漏失问题
纤维水泥浆
堵漏
连续油管成本降低
水泥浆与泥浆热导率的测定研究
钻井
完井
固井
注水泥
热导率
循环温度
密度
研究
胶乳水泥浆消泡剂优选
胶乳水泥浆
消泡剂
消泡能力
水泥浆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废轮胎橡胶粒在水泥浆体内之接口问题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表面改质 废弃物处理 水泥浆体 离分压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研讨会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36.1
字数 5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29-6579.2003.z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良勋 台湾嘉义大学土木与水资源工程系 1 6 1.0 1.0
2 李茂田 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化学系 1 6 1.0 1.0
3 黄朝琴 1 6 1.0 1.0
4 郑皆达 台湾中兴大学水土保持系 1 6 1.0 1.0
5 吕佑均 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化学系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改质
废弃物处理
水泥浆体
离分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