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个美国警察对他要拘捕的犯罪嫌疑人说:“从现在起,你说的每句话都将被作为法庭上的证据,但是你有权保持沉默”。这句异国风格的套话,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米兰达警告的直观例子早就引起了中国百姓的惊奇,如今,它所体现的沉默权又引来了法学研究领域的热切关注。有入主张,中国应该建立沉默权制度。
推荐文章
沉默权规则的适用研究
沉默权
功能
必要性与合理性
探究我国沉默权制度构建
沉默权制度
构建
刑事诉讼
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之刍议
沉默权
打击犯罪
保障人权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沉默权制度
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看沉默权
来源期刊 当代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沉默权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中国 刑事诉讼法 “米兰达警告”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5.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默权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中国
刑事诉讼法
“米兰达警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审判
月刊
1671-4946
21-1463/D
沈阳市沈河区惠工街132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