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是否对缺血/再灌注(I/R)脑细胞具有保护效应及其与微循环调节功能间的关系.方法:I/R与IPC组大鼠均复制脑I/R损伤模型,IPC组增加于I/R之前24h进行的短暂脑缺血预处理.动物均开颅窗观察缺血前、缺血后、再灌后脑软膜微循环指标;并取脑组织作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情况.结果:I/R组TTC染色后大多数出现不规则的缺血损伤的淡染区,而IPC组明显少见.IPC组缺血及再灌之后毛细血管累计总长度、微循环血流量、微血管内血流速度之相对增加值均大于I/R组.I/R组于再灌注之后有无复流现象;而IPC组此时呈灌注增加的过程.结论:IPC通过提高微循环的调节功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相对性开放和血流的相对性加快,减轻缺血期组织血流低灌注和再灌注期无复流现象,从而对I/R脑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的保护
远端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肾功能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辛伐他汀预
Fas蛋白
凋亡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凋亡诱导因子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脑的保护及其与微循环调节功能的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微循环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5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1.3+5
字数 2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3.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秀华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72 559 14.0 19.0
2 韩岳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6 27 3.0 5.0
3 田牛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11 65 4.0 8.0
4 王俊华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3 14 2.0 3.0
5 刘风英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1 11 1.0 1.0
6 蔡莉荣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微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