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在离体纵裂后牙粘结中用微拉伸法所测得的牙本质粘结剂强度.方法:选用36颗拔除的人类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成纵折模型,舌侧牙片剖面牙本质粘结树脂块,3组粘结系统分别为可乐丽、单瓶粘结剂、超强粘结剂.标本置37℃水中恒温24h后,舌侧半树脂块修整成约1.5mm厚酒杯状薄片,粘在特制的固定装置上,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1mm/min的横梁移动速率做拉伸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断裂方式.结果:用微拉伸法所测得的三种粘结剂强度分别为:可乐丽:19.9±0.95Mpa;单瓶粘结剂:12.8±0.81Mpa;超强粘结剂:15.3±1.2MPa,经方差分析,三种粘结剂强度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试件断裂均为界面破坏.结论:用微拉伸法测得的可乐丽粘结强度相对较高.
推荐文章
循环加载对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
循环加载
微拉伸粘结强度
粘结剂
牙本质粘结剂的微拉伸强度测试
牙本质粘结剂
粘结强度
微拉伸测试
添加TMPT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粘结强度的研究
即刻牙本质封闭
牙本质保护膜
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TMPT)
剪切粘结强度
断裂模式
粘结剂的不同涂布方式对人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影响
粘结剂
涂布方式
牙本质
微拉伸强度
湿粘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微拉伸法测试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在离体后牙纵裂模式中的强度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拉伸 牙粘结 牙纵折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4,2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国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 13 46 5.0 6.0
2 吴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 44 669 12.0 25.0
3 常青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 56 293 10.0 14.0
4 俞立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 52 300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拉伸
牙粘结
牙纵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