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用乙醇取代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LD6显色明显增强,氰化钾可以完全抑制LD6活性;去除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LD6显色减弱,但仍然可见;LD6在4 ℃保存至少稳定7天,56 ℃加热1 h活性变化不大;4例AMI患者在出现LD6后8~30 h内全部死亡.结论 LD6是一种醇脱氢酶,它是肝小叶受损的标志,检出LD6的患者预后不良.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关性研究
心肌梗死,急性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测定及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MB
测定
诊断价值
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同工酶异常区带的检出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急性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2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4X.200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惠毅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40 205 9.0 12.0
2 杨晋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45 210 9.0 12.0
3 赵绍林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34 147 7.0 9.0
4 杨新玲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20 91 5.0 8.0
5 马建锋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6 14 2.0 3.0
6 杨庆祥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