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治疗C4~5屈曲-牵张型脱位和C5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生物稳定性差异.采用生物力学测试及光弹性实验的方法对屈曲-牵张型脱位模型(模拟双侧关节突脱位或单节段三柱损伤)和C5爆裂性骨折模型(模拟前、中柱损伤)的三种固定方式(前路锁定钢板、后路侧块钢板和前后路结合固定),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单位运动角下的平均应变量,来说明不同内固定方式稳定性的差异.同时采用光弹聚碳酸酯模型,记录固定结构和附近区域的应力载荷条纹,分析颈椎固定结构的应力转移与集中现象.结果显示, 在固定爆裂性骨折或脱位的颈椎时,前路锁定钢板比后路侧块钢板固定稳定(P <0.01);前后路结合固定比单纯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更具稳定性( P<0.05).并且在同样前路钢板固定时,C5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过程中的平均单位转角下的应变量均大于C4~5屈曲-牵张型脱位,说明后侧韧带完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表明光弹性实验能直观显示颈椎损伤内固定后的应力转移与集中,对临床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所造成的稳定性变化的进一步了解,对内固定选择提供了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的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梯形骨盆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评价
骨盆
骨折
脱位
骨外固定器
生物力学
后踝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4~5脱位或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测试及光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正骨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爆裂性骨折/治疗 屈曲-牵张型脱位/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 光弹性分析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3.2|R687.3+2
字数 72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015.2003.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鲁伟 164 1412 20.0 28.0
2 徐润龙 5 15 2.0 3.0
3 全仁夫 18 14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爆裂性骨折/治疗
屈曲-牵张型脱位/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
光弹性分析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正骨
月刊
1001-6015
41-1162/R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36-12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