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3种纤毛虫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氮磷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土壤接种肾形虫(Colopodia sp.)、尖毛虫(Oxytricna sp.) 和澳毛虫(Australothrix sp.),特别是澳毛虫,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碳.说明供试的原生动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消长关系.接种澳毛虫显著地降低了土壤有效磷含量,而肾形虫和尖毛虫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很小,仅在培养后期显著地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3种原生动物特别是澳毛虫,显著地降低了土壤氮矿化量和硝态氮含量,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说明3种原生动物抑制了硝化作用,而增强了氨化作用.
推荐文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研究综述
微生物量氮
生物有效性
土壤无机氮
生物固定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黄土旱塬
农田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土壤碳、氮、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耕作制度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矿化特性及其供氮作用
土壤微生物量氮
氮素矿化
供氮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纤毛虫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效氮磷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纤毛虫 土壤微生物碳 土壤有效氮磷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0-12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6|Q938.1|S15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3.06.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焱鑫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27 1315 14.0 27.0
2 赵小蓉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65 2910 23.0 53.0
3 林启美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88 3593 27.0 5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毛虫
土壤微生物碳
土壤有效氮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