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合肿瘤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与P16抑制基因密切相关,P16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紧密相关,与肿瘤生长时间呈负相关,P16蛋白的低表达、缺失可导致肿瘤的恶性发展,使其生物学行为恶化.结论 P16抑制基因与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P16蛋白可作为肿瘤分级和区别肿瘤增殖潜能的有效指标.P16蛋白缺失及低表达者应视为预后较差,应加强随访观察.
推荐文章
p16、p2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涎腺
多形性腺瘤
p16
p21
免疫组化
PTEN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腮腺
腮腺多形性腺瘤
PTEN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多形性腺瘤
Gli2基因
Hedgehog信号通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腮腺多形性腺瘤中BMP-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多形性腺瘤
骨形成蛋白-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16抑制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16抑制基因 多形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析 预后
年,卷(期) 2003,(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2.2
字数 35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3.2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刚 17 13 2.0 3.0
2 唐建民 16 23 3.0 4.0
3 刘风军 8 27 3.0 5.0
4 孙亚夫 18 82 3.0 9.0
5 王国相 11 15 2.0 3.0
6 孙德刚 17 61 4.0 7.0
7 国娥香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16抑制基因
多形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析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