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前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冠状静脉窦(CS)和冠状动脉窦(CA)血浆TFPI含量,同时发色底物法测定其活性.结果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冠状静脉窦比冠状动脉窦血浆TFPI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冠状静脉窦与冠状动脉窦血浆TFPI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冠状静脉窦和冠状动脉窦血浆TFPI含量与活性均较其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后血浆TFPI含量升高,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其含量与活性明显增加,TFPI发挥抗凝、抗血栓作用.
推荐文章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
内科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他汀类
辛伐他汀
血糖控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影响
血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预后
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16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支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69,8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3.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胜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309 1414 18.0 25.0
2 祁述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97 385 9.0 15.0
3 沈向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115 476 11.0 16.0
4 刘启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181 735 11.0 17.0
5 陈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41 14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支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