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的条件下,锰(Ⅱ)对高碘酸钾氧化耐尔蓝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锰的新方法.该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0.4~5.6 μg/L;检出限为0.054 μg/L(n=8);相对标准偏差为3.8%.用于水样、蔬菜样品中锰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氨三乙酸
阻抑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玫瑰桃红R
氨三乙酸
高碘酸钾-灿烂绿体系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高碘酸钾
灿烂绿
酸性铬蓝K-氯酸钾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
催化光度法
酸性铬蓝K
氯酸钾
环境水样
高碘酸钾氧化-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锰
全差示光度法
高碘酸钾
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耐尔蓝-高碘酸钾-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氨三乙酸体系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锰(Ⅱ),耐尔蓝,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12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
字数 25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3.1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伦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93 1249 19.0 28.0
2 张德兴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1 100 5.0 10.0
3 高峰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1 475 14.0 19.0
4 葛治清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锰(Ⅱ),耐尔蓝,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