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穿孔素活性与肝损害以及HBV复制程度之间的关系,评价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84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4组,即慢性乙肝轻度、中重度、重型及肝硬化,其中HBV-DNA(+)50例,HBV-DNA(-)34例,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溶血法测定PBMC穿孔素活性,分析PBMC穿孔素活性与肝损害以及HBV复制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慢性乙肝轻度、中重度、重型及肝硬化组PBMC穿孔素活性分别为:35.3±7.46%,23.5±8.86%,48.4±13.2%,61.1±22.2%,27.1±12.3%,其中慢性乙肝轻度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慢性乙肝中重度、重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HBV-DNA(+)组穿孔素活性为41.7±21.1%,HBV-DNA(-)组为38.2±19.36%,阳性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同时将患者PBMC穿孔素活性、肝功能(TBil、ALT)进行相关分析,提示PBMC穿孔素活性与TBil、AL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BMC穿孔素活性与乙型肝炎肝损害密切相关,穿孔素参与了慢性乙肝的发病过程,乙肝病毒的复制可以激活CTL细胞毒性作用,通过穿孔素活性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穿孔素活性及其意义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 PBMC 穿孔素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6-8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援 5 8 1.0 2.0
2 艾耀伟 3 1 1.0 1.0
3 蔡淑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42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
PBMC
穿孔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月刊
1726-6424
98-2050/R
北京西直门北大街41号3A4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2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