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快速提高良性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建立一种快速诊断嗜铬细胞瘤良性恶性的方法.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分别分离培养良性恶性嗜铬细胞瘤细胞,培养3天后,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ELISA方法对两种培养的细胞进行NSE表达的量进行检测,最后对用于反映细胞中NSE含量的光密度OD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良性嗜铬细胞瘤细胞组的OD值为0.514±0.023,而恶性组的OD值为0.647±0.026.结论可以依据嗜铬细胞瘤细胞NSE水平的高低检测出肿瘤的良恶性,为进一步诊治嗜铬细胞瘤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肾上腺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T对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无功能性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诊断
治疗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恶性嗜铬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SE-ELISA技术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NSE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细胞培养 诊断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6.6
字数 2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3.02.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浩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54 391 11.0 17.0
2 吴玉梅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18 183 5.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NSE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细胞培养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综合临床
双月刊
1008-6315
12-136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18-5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