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53、p16、Bcl-2、c-fos基因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原位末端标记(ISEL)对150例胶质瘤石蜡标本进行基因蛋白的检测和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150例胶质瘤中p53、p16、Bcl-2、c-fos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6.67%(85/150)、38.67%(58/150)、61.37%(92/150)、46.67%(70/150);p53、p16、Bcl-2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组(WHO,Ⅰ~Ⅱ级)与高度恶性组(WHO,Ⅲ~Ⅳ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P<0.025),c-fos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胶质瘤级别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瘤细胞凋亡减少(υ=3,P<0.01).结论:p53、p16、Bcl-2、c-fos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p16、Bcl-2、c-fos基因的协同作用促使细胞凋亡机制障碍,细胞增殖和凋亡失控.p53、p16、Bcl-2、c-fos基因蛋白的检测可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P16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基因表达
P16蛋白
P53蛋白
绒毛膜绒毛
葡萄胎
滋养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
放疗前后宫颈癌细胞凋亡及Fas、p53及bcl-2的表达
宫颈癌
放疗
Fas
p53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
脑胶质瘤
凋亡
免疫组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50例胶质瘤中p53、p16、Bcl-2、c-fos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胶质瘤 癌基因蛋白类 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末端标记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0.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礼高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 0 0.0 0.0
2 何杰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1 1.0 1.0
3 汪万英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4 28 3.0 4.0
4 王朝夫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 0 0.0 0.0
5 姚敏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6 43 3.0 6.0
6 龚晓萌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胶质瘤
癌基因蛋白类
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末端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杂志
月刊
1681-2476
98-0147/HK
广东省深圳市太白路019-14信箱中华临床杂志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