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脑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神经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方法:7d新生小鼠右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 8%低氧浓度和37℃环境温度下,分不同的时间取出,送回母鼠身边继续哺乳,再分不同时间病理检测.结果:在缺氧缺血30min,海马区出现病理改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扩大且加重.结扎侧的海马锥体细胞为小鼠在缺氧时的最敏感部位,其次为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结论:海马的损伤先于大脑皮层和基底节,但缺氧90min整个鼠脑病变改变较明显且死亡率较低,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推荐文章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缺氧,脑
脑缺血
大鼠
疾病模型,动物
新生小鼠急性脑缺氧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小鼠
急性脑缺氧缺血
动物/模型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缺氧缺血
再灌注损伤
新生大鼠
动物模型
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改良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制备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小鼠 病理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64.4
字数 19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104.2003.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18 44 4.0 5.0
2 杨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4 9 2.0 3.0
3 吴庆田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39 12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小鼠
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科学
双月刊
1008-0104
23-1421/R
大16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南德祥街409号
14-19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4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