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内素毒素、IL-6、IL-8水平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揭示内毒素、IL-6、IL-8在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鲎试剂与合成基质(鲎三肽)的偶氮显色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浆内毒素、IL-6、IL-8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内毒素、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二者间呈正相关;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后,血浆内毒素、IL-6、IL-8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hild-C级、B级、A级组.结论:内毒素、L-6、IL-8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参与了门脉高压的形成并维持其存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毒素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2
字数 18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94.2003.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达军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 8 1.0 2.0
2 曾皓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3 12 2.0 3.0
3 刘俊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毒素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