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将自拟温经通络散与艾绒结合,经过加工制作成药炷,探讨其治疗风湿痹痛的疗效.方法:选取风湿痹痛者分治疗组180例,对照组60例,依据疗效评定标准,半月评定疗效以及通过动物试验.验证温经通络散的药理作用、急性毒性试验、透皮吸收毒性试验及皮肤致敏试验.结果:药炷灸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艾绒灸,温经通络散具有明显镇痛作用,抑制肿胀,无毒性反应及致敏作用.结论:药炷灸是灸法之一,将药与艾结合为一体,弥补了纯艾灸见效慢、疗程长、疗效单一的不足,是一种疗效可靠的灸疗器具.
推荐文章
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痹痛定胶囊
中医药疗法
针刺结合艾炷直接灸治疗跟痛症
针刺
艾灸
跟痛症
临床观察
风湿痹痛膏外贴穴位治疗痹证80例
风湿病/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风湿痹痛膏/治疗应用
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
外治法
中药治疗风湿性痹痛的处方用药分析
风湿性痹痛
中药
处方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炷灸治疗风湿痹痛180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风湿痹痛 药炷灸 艾绒灸 温经通络散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与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1.2
字数 2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717.2003.04.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海 86 603 15.0 21.0
2 李振华 39 312 10.0 16.0
3 闻辉 54 305 10.0 15.0
4 沙里泉 9 34 3.0 5.0
5 朱东平 9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湿痹痛
药炷灸
艾绒灸
温经通络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