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Taqman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主要性病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aqman 技术、常规PCR技术及培养法检测100份性病科门诊患者生殖泌尿道拭子标本,比较3种方法检测淋病柰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灵敏度.500份性病科门诊患者生殖泌尿道拭子标本同时经Taqman 技术及常规PCR技术检测,结果不符者使用培养法验证,以比较Taqman 技术及常规PCR技术的特异性.结果在100份临床标本检测中,Taqman 技术、常规PCR及培养法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1%,35%,21%.在500份送检标本中,Taqman 技术检出阳性标本204份,常规PCR检出阳性标本181份,其中结果不符的41份标本经重复培养验证,37份与Taqman 技术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Taqman 技术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集PCR扩增、杂交及荧光自动化检测于一体,实验过程简便、快速、易于质控,是检测性病病原体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淋病奈瑟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检测分析
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的联合检测
淋病奈瑟菌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性传播性疾病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症的联系
生殖道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盆腔炎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检测淋病柰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临床方法评价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荧光光度测定法 聚合酶链反应 性传播疾病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61
字数 21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3.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203 1439 18.0 25.0
2 邓少丽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107 609 12.0 17.0
3 杨沛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38 262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光度测定法
聚合酶链反应
性传播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