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几种抗生素单用及与双黄连伍用对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双黄连粉针与青霉素、头孢唑啉及红霉素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P<0.05);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与双黄连配伍后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细菌感染,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与双黄连配伍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抗生素
亚抑菌浓度
细菌生物膜
大环内酯
阿齐霉素
中药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双黄连粉针剂
头孢哌酮 /舒巴坦
抑菌作用
3种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影响
亚抑菌浓度
抗生素
耐药基因
水平传播
整合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黄连粉针与几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业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黄连粉针 抗生素 致病菌 最低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R969.2|R978.1
字数 1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931.2003.0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伯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8 40 4.0 6.0
2 吕丽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9 34 3.0 5.0
3 胡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7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黄连粉针
抗生素
致病菌
最低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业
半月刊
1006-4931
50-1054/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78-13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2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092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