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评估肾肿瘤的微血管密度与肾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肾肿瘤手术标本70份,每份切片2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在光镜下计数5个视野的微血管密度.结果:肾恶性肿瘤微血管密度高于良性肿瘤,肾错构瘤、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肾细胞癌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肾透明细胞癌、肾颗粒细胞癌及肾混合性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恶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级,在Ⅰ级、Ⅱ级、Ⅲ级3组标本中分级越高微血管密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肿瘤微血管密度,能较好地反映肾肿瘤的性质及组织学分级.肾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高于肾良性肿瘤,肾恶性肿瘤的分级越高,微血管密度越高.
推荐文章
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
胃癌
肿瘤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orrmann分型
TNM分期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新生血管形成
乳腺动态增强MRI最大线性斜率比值与乳腺癌微血管生成及组织学预后指标的关系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磁共振动态增强
预后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血管密度与肾肿瘤性质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附70例报告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肾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法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03.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汉良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器官移植科 58 336 10.0 15.0
2 郑克立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器官移植科 114 643 13.0 20.0
3 胡红星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器官移植科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