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皮质醇(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对1985~1998年住本科的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术后病理证实(除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外).分析了各类患者的血ACTH、F、2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结果.结果:血ACTH水平异位ACTH综合征明显高于库欣(Cushing)病,两者时有交叉,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肾上腺性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明显低于正常值;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在正常范围上下波动.血F水平及24 h UFC水平所有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最高;Cushing病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其次;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最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不能抑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对Cushing病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的抑制率最高;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水平,仅对少部分患者的24 h UFC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少部分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水平,但对其血F及24 h UFC水平均无抑制作用.结论:认真分析血ACTH、F、24 h 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对明确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