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方法 28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分为初次进入高原组(R组)和再次进入高原组(R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并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的体温、心率、血压和白细胞总数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无论F组或R组,右房左右径、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愈后R组右室前后径和主肺动脉内径显著高于F组.结论再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原因可能与个体敏感性及慢性心功能损害有关.
推荐文章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原肺水肿高原现场的临床治疗
高海拔地区
高原肺水肿
现场治疗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原肺水肿
重组人脑利钠肽
高原肺水肿
心脏负荷
氧饱和度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吸氧反应的测定
高原肺水肿
血液动力学
高血压,肺性
高原肺水肿早期护理疗效观察
高原肺水肿
早期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次和再次进入高原的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原 肺水肿 心脏 彩色多谱勒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呼吸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63.2
字数 1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3.07.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新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呼吸科 47 395 11.0 17.0
2 朱永胜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诊断科 71 331 9.0 12.0
3 赵其军 解放军第8医院特诊科 7 6 1.0 2.0
4 张泽营 解放军第8医院特诊科 4 6 1.0 2.0
5 马劲松 解放军第8医院特诊科 3 5 1.0 2.0
6 谢建 解放军第8医院内科 1 0 0.0 0.0
7 赵汝频 解放军第8医院内科 9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
肺水肿
心脏
彩色多谱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