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毒伞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研究本市一起19例野生毒伞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重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对治疗的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于1h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老妇和一男童于中毒后6h内死亡,其余患者胃肠道症状均于24h内缓解.中毒后4~5d,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黄疸、神经精神症状;辅助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均有严重的转氨酶升高、黄疸、内源性凝血功能异常、部分患者胆酶分离,组织学检查示肝小叶破坏、肝细胞广泛坏死;入院后给予积极的透析、保肝、抗炎、抗氧化、支持等治疗,透析后凝血功能很快恢复,但肝功能恢复缓慢,这10例患者中7例死亡,3例痊愈出院.另外7例患者在胃肠道症状缓解后无后续症状.中毒后半年、1年随访,存活的10例患者未发现异常.结论毒伞蕈中毒以损伤肝脏为主,在胃肠道症状后有2~3d的假愈期,早期检查肝功能,及时透析和有关综合治疗是避免发生致死性肝损害的唯一途径,一旦出现严重转氨酶升高或胆酶分离则预后凶险.
推荐文章
白毒伞蕈中毒35例心电图分析
白毒伞蕈
中毒
心电图
血液净化治疗白毒伞中毒性肝病17例效果观察
白毒伞中毒
中毒性肝炎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血浆置换在急性白毒伞中毒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血浆置换
白毒伞中毒
中毒性脑病
鹅膏毒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例重症野生毒伞蕈中毒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毒伞蕈 中毒 临床研究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6-10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95.7
字数 4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3.08.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发焕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 134 739 12.0 20.0
2 张耀全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 17 10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毒伞蕈
中毒
临床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