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13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低温及降压麻醉下行降主动脉缩窄矫正术.麻醉采用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成功并建立各种监测后行体表降温(鼻咽温33~34℃).术中同时监测上肢及下肢血压,并应用微量泵静注硝酸甘油以控制血压在适当范围内.结果麻醉诱导及阻断主动脉前上肢收缩压维持在90~120mm Hg(1mm Hg=0.133kPa),下肢收缩压80~100mm Hg.阻断主动脉时间15~42min.阻断主动脉期间上肢收缩压波动在110~130mm Hg之间,下肢收缩压40~49mm Hg(1mm Hg=0.133kPa).开放主动脉后上肢血压无明显降低,下肢血压迅速回升,但较上肢血压低7.5~11mm Hg.结论降主动脉缩窄矫正手术的麻醉处理重点在于适当的低温和控制性低压,并应注意防止急性心衰、心跳骤停、截瘫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文章
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
主动脉缩窄
控制性降压
小儿降主动脉缩窄低温非体外循环矫治术14例麻醉体会
主动脉缩窄/外科学
麻醉,全身
低温
儿童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同期手术治疗的麻醉
麻醉
主动脉缩窄
心脏畸形
同期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醉 主动脉缩窄 控制性降压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6-99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1|R654.3
字数 1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3.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军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82 329 9.0 12.0
2 钟河江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25 117 6.0 9.0
3 杨天德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246 1131 15.0 19.0
4 方平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18 98 5.0 9.0
5 谭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24 76 5.0 7.0
6 杜智勇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51 282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醉
主动脉缩窄
控制性降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