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腹膜后胃肠道外间质瘤2例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腹膜后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29岁、35岁;肿瘤大小分别为9cm×6.5cm×5cm 和35cm×30cm×22cm;肿瘤主要由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或淡嗜酸,可见核仁.瘤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NSE、S-100蛋白、SMA、CD34、CD117、bcl-2均为阳性,desmin、CK和syn阴性.电镜观察显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神经源性分化特征的特征.结论本瘤具有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神经源性分化的肿瘤,发生于腹膜后罕见,其组织形态应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鉴别.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胃肠外间质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重建技术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胃肠道外间质瘤
临床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伊马替尼
预后
后纵膈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胃肠道外间质瘤
纵膈
临床病理
胃肠道外间质瘤超声诊断价值
胃肠肿瘤
莱迪希细胞瘤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膜后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1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后肿瘤
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半月刊
1609-6614
98-0699/R
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598-1号(香港九龙九龙湾淘大花园D座3408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48
论文1v1指导